曾春燕迢遙保險路—2壽險新兵的第一步


 


決定要進入新光人壽服務,是經過幾番思量後的決定。首先,她要找婦女可的職業,要能兼顧家庭及未來生育子女的考量;再者,由於先生的警察工作,假期較不固定,她希望 能配合 先生、家庭、小孩,經過種種考量,她決定從事壽險業。


 


報到第一天,不認識路、不會說台語的曾春燕,坐著公車來到當時位於台南的新光人壽通訊處上班。由於還記不住新家的地址、電話又登記錯誤,下班後主管聯絡不到人,還以為她不會再出現,哪知隔天她又準時來報到。其實,當時人生地不熟的曾春燕,遠嫁來此,既沒人脈、年紀又輕,一聽到她這個連台語都說不好的客家姑娘要來賣保險,大家都搖頭。


 


但傳承客家女子個性中的堅強與韌性,曾春燕膽大心細,絕不輕言妥協的性格,在她的壽險經營歷程中得到驗證。


 


來公司報到的第三天,曾春燕就問當時的主任:她該如何做,才能當上主任?初生之犢的她,當下便展現出她的企圖心。當時的曾春燕見證了許多優秀精英及績優主管在保險業的收入與成就,在認同保險的社會功能前提下,她決心好好經營這份壽險事業,期望獲得更高的成就及肯定。


 


曾春燕深知自己沒有人脈與資源,凡事都得從無到有靠自己努力,當下她決心一步一步「走」出她的人脈、她的市場。掛著新光人壽的名牌,帶著自己設計的問卷,從公司樓下開始,沿著同一條路,一天拜訪10家,一戶接著一戶做問卷、送DM或紀念品,日復一日在同一條路上「走」,時間一久,客戶對她的印象自然深刻,走到整條路的客戶都認識她。


 


不會說台語的她,當時也曾鬧過不少笑話,為了克服語言方面的障礙,打入客戶的生活,曾春燕拉著同事學說台語,利用各種機會。比方說買東西或是拜訪客戶的時後,把握每一個機會,拼命學好台語。她積極學習,努力不懈的精神可見一斑。


 


有一次到客戶家做問卷拜訪,不巧碰到夫妻吵架,一盆冷水說時遲那時快的潑了過來,曾春燕匆匆道歉,表明自己來得時機不對,下次再來拜訪。當時的經驗對她這個菜鳥來說,可真是震撼教育,但是她並沒有放棄,後來那對夫妻居然成為她頭一個成交的陌生市場客戶。


 


填問卷幫助曾春燕認識客戶,頭三個月的努力,她得到近300位陌生客戶名單,成交大約23件,效果不算明顯,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她的通訊錄上有了可以聯絡的名單。從這300個名單開始,寄DM、協助服務、需求分析,經過長時間的醞釀,現在的她已經累積並延伸了3千多位客戶,而且她每天透過口碑的宣傳力量,一直在認識新的客戶,保單源源不絶。


 


在那個壽險經營方式傳統,以人情銷售、關係至上的年代,毫無人脈的曾春燕,運用問卷等工具,默默耕耘開發,經營陌生客戶市場,可說是相當前瞻且勇敢。以高度的專業贏得認同、發自真心的關懷與客戶交心,加上強韌的抗壓力,她今日的成就不是憑空得來。


 


過去單純壽險銷售的年代,理賠的發生率還不高,售後服務相對也沒有那麼受到重視。民國八十四年後,單位接了收費工作,曾春燕終於有機會接觸售後服務的領域,並得到更多客戶名單。注重效率及嚴守規律的她,絕不拖延理賠及服務的工作態度,贏得許多客戶的信任,紛紛向她投保。


 


向來堅持銷售透明化,經手的保費絕無拖延情形,理賠的糾紛相對很少,正派穩重的專業形象,替她贏得許多轉介紹,各個職域市場也慢慢打開。透過不間斷的信件往來、DM寄發,客戶常常主動打電話來叫她去簽保單,市場無限倍增,相當驚人。


 


誰說沒有背景、缺少人脈的人就不能將壽險經營得很好!有目標、有方法、有膽識,持續不斷的努力,自此曾春燕的保險事業逐步起飛,成就無限擴大。


 


曾春燕以專業經營陌生客戶及職域團體,善用各種媒介做好客戶服務。目前的她擔任文賢收處經理帶領團隊、年年獲聘公司講師、受邀到各個場合演講授課,分享職域開拓經驗。公事以外的時間她還要簽保單、服務客戶、出版新書、重返校園學習<94年已從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取得學士學位>


 


上帝公平的給予每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曾春燕用有效率的時間管理加上堅持到底的成功信念,這份努力與付出使她從無到有,登峰造極。


 


於作者曾春燕--創造3000名客戶秘訣書中摘要文章.9711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南崇明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